隔离放大器与隔离度
隔离放大器
在电子线路设计中,隔离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,是指某条信号通道上的信号泄露到其他通道上的程度,一般情况下使用分贝值表示,为了提高隔离度,一般会使用隔离放大器。
隔离度
当设计的产品中隔离度不好,将会引起明显的Desense(灵敏度下降)、串扰等情况,表现在性能上可能引起性能不佳,比如:拍照闪屏(摄像头与LCD之间隔离度不足)、拍照信号不好(摄像头与射频线之间隔离度不足)等等,在时间频率行业表现为:插拔线缆影响其他线缆的信号稳定性,PPS脉冲调制到射频信号,铷灯震荡信号串扰至射频信号等等。
隔离度问题也称为干扰问题,干扰三要素为:
A、干扰源;
B、干扰路径;
C、被干扰接收器。
在时频行业,一般情况下,干扰源不可消除、被干扰接收器也不可去除,因此从干扰路径下手来提高隔离度非常重要。
从干扰路径上来讲,时间频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;
A、空间串扰,解决方法,加屏蔽罩;
B、线路串扰,解决方法,同一层布线时关键信号线全方位包地,并打地孔包围,不同层布线时尽量垂直交叉,避免平行走线,关键信号间增加GND层加以隔离;
C、器件干扰,一般情况下普通的缓冲器隔离度普遍不足,比如分配10MHz的缓冲器SN74LVC1G126DBVR,Datasheet中并未明确指出器件本身的隔离度,此时需要实际测量,当怀疑疑似隔离度不佳时,应串联两个或者多个缓冲器用于提高隔离度;
D、电源串扰,在进行产品开发过程中,发现个别项目存在PPS输出对10MHz的干扰,体现起来就是10MHz输出信号的稳定度存在0.5Hz鼓包,相位噪声测试存在1Hz鼓包,这种情况可以快速定向是由于PPS输出产生的干扰,经过简单排查发现是由于电源隔离度不够导致的电源串扰。
隔离度设计为多少比较合理?
在设计产品时,可能存在一个疑问,隔离度设计为多少比较合理?是否所有电路对隔离度的要求都一致?隔离度仅限于同频的隔离度吗?
要解决这个疑问,可能从相位噪声入手分析比较合理。
如下图所示,是一种隔离放大器10MHz的相位噪声测试曲线
从曲线可见,在1Hz、10Hz、100Hz、1kHz、10kHz频偏处的相位噪声分别为-120dBc/Hz、-145dBc/Hz、-154dBc/Hz、-159dBc/Hz、-159dBc/Hz,当使用信号源人为的在其他输出端口灌入一个10MHz+100Hz,功率为0dBm信号后,在相位噪声曲线上会出现一条频偏为100Hz杂散,而此杂散的功率值为-130.7dBc/Hz,×10倍logn=-110.7dBc即为电路的隔离度。
现在,这个疑问清晰了,在设计隔离放大器电路时,当一个信号明显影响相位噪声时,即为隔离度设计不足。
更明显的,电路的隔离度与其所适配的信号源的相位噪声有直接关系。当信号源的相位噪声为-90dBc/Hz@1Hz时,隔离度为-90dBc比较合理,隔离度设计过高属于过设计,隔离度过低属于设计不充分,但当信号源的相位噪声为-120dBc/Hz时,隔离度应设计为<-120dBc,但当隔离度<-120dBc时,设计工作将变得异常复杂。
结论
本论述从隔离度设计要点、隔离度需求等方面对隔离放大器的隔离度进行了阐述,明确了隔离度的需求以及隔离度的设计方向。